阅读历史 |

五十六章(1 / 4)

加入书签

五十六章
苏尚书黑着脸沉思了半晌, 然后才开口:“六丫头的婚事得及早定下来,就从那两个进士中选一个。待他们成婚后, 我再从中安排, 让那进士到离金都远一些的地方任职。”
苏长清听到父亲的话,便知道父亲已经认定了侯府不会上门提亲的。
毕竟那是侯府,六妹妹虽名义上已经是嫡女了, 但究其出身依旧是庶女, 只能嫁与寻常世家,像侯府这样的高门世家, 是想都不能想的。
苏长清:“父亲, 今日时行是当着陛下和侯爷的面说出这话的, 何不等有定论了再给六妹妹说亲?”
“有定论, 能有什么定论?!”苏尚书怒问。
“忠毅侯府是什么样的人家?”苏尚书冷笑了一声, 自问自答:“侯爷是陛下的少年伴读, 情谊深重。侯夫人更是皇后娘娘的亲妹妹!而侯府世子年少有为,年纪轻轻就是大理寺卿,将来更是要袭爵的, 如此位高权重, 莫说是你六妹妹这个记名嫡女配不上了, 就是你四妹妹都配不上!”
一旁的柳大娘子听到丈夫这么挤兑女儿, 想反驳些什么, 可是一想到语嫣的性子和心性,最终还是什么都没有说, 只是摇头叹气。
当初想与侯府结亲, 终究是痴人说梦了。
苏尚书继而厉声道 :“六丫头绝无嫁入侯府的可能, 若是时行与她纠缠,她也有了心思, 两人磨来磨去,最后不仅磨没苏家与侯府的情分,还磨没了她自己与苏家的名声,与其这样,还不如趁着现在事情还未彻底闹大,把她嫁了。”
苏长清看着父亲面色严峻,暗暗地叹了一声气。父亲的反应,在他和时行的意料之中,因此也有了应对的说辞。
在普安寺山脚下的宅子住了两日,顾时行与苏长清大概商议了两家人的态度,又该如何应对。
“父亲请稍安毋躁,匆匆忙忙的嫁了六妹妹,并不是什么好事。”
停了几息后,苏长清继而道:“父亲是怕不然亲事结不成,反倒结成仇罢了,可就算父亲这么做后,也有可能结成仇,积成怨。侯爷不会在意,可时行难道就不会在意?”
话到最后,苏长清补充:“父亲与侯爷的情分还在,可孩儿与时行的情分却不在了。”
那边的柳大娘子听到这话,脸色微变,有些坐不住了。
儿子的前途可不能开玩笑,与忠毅侯府世子交好,在仕途上面总归有利无害,还能少走许多的歪路。
苏尚书微微蹙眉,又听苏长清说:“时行并不是旁的纨绔子弟,反而是非常的有能力。他若是真心的想娶,也能说服侯爷和侯夫人。可若是父亲此次匆匆忙忙把六妹妹嫁给旁人,等时行袭爵之后,难道还会与苏府,与孩儿亲密无间?估摸着三代以后,侯府与苏府大概会没有什么往来了。”
柳大娘子这时已经着急了,急道:“那这到底要怎么办?前边是定淮王世子,现在又来了个顾世子,这六丫头怎就这么招人招麻烦?”
苏尚书沉默。
苏长清继而道:“父亲是觉得侯府高门大户,选妻会选门当户对。可父亲也是知道的,现在侯府如日中天,若是再谈门当户对的婚事,那么这势力会有多大,陛下……”苏长清压低了声音,极为低声谨慎的道:“那边难道就一点也不在意?”
苏尚书皱起了眉头。
“父亲不若先等半个月再说六妹妹的婚事,总好过彻底让时行记恨上要来稳妥一些。”
“是呀,大人你就缓些时候再给六丫头定下亲事吧。”柳大娘子在一旁也劝道。
原本柳大娘子听到儿子的话也非常的不悦。毕竟先头侯府看不上自己的女儿,转头那世子就看上了记名嫡女的,这不是在侮辱女儿,再打她的脸么?
可是一听儿子这么说,若是这亲结不成,既有可能因此与侯府世子决裂,那怎么行?!
往后太子继位,而顾世子又是太子的表兄,定然得到重用,若是他日位极人臣,那她的儿子因此事被记恨了,在朝中岂不是寸步难行?
为了不让六丫头嫁入侯府保住自己的面子,从而撺掇着丈夫把六丫头赶紧嫁出去,若是会导致儿子的仕途,那是万万不行的。
再说若是六丫头嫁入侯府,她又向来敬重嫡兄,又想在侯府立主脚跟,那必然是要倚靠着苏府的,如此怎可能不帮着长清?
想了这么多,柳大娘子也就帮着儿子劝丈夫了。
苏尚书沉默不语,但态度已经没有一开始那么的斩钉截铁了。
*
与此同时,忠毅侯府。
顾时行与母亲回到府中,顾夫人什么也没有与他说,母子二人就这么静默无言的待在厅中。
直至顾侯回来,面无表情地问儿子:“你想娶苏家的那个女儿?”
顾时行没有任何的迟疑,应:“孩儿想娶苏家六姑娘。”
顾侯沉默了半晌,看向身侧的妻子:“夫人,你觉得呢?”
父子二人的目光都落在了顾夫人的脸上。
顾夫人沉着脸道:“你儿子都在大殿之中那么说了,若是不了了之,这不是逼着人家姑娘去死吗?!”
说着又瞪了一眼向来听话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